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、澳門科技大學發展經濟學研究所所長雷鼎鳴昨日(25日)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,香港正經歷轉型期,發展需要「多條腿走路」,呼籲港人應調整「躺平」心態,繼續「地獄式工作」拼搏。
雷鼎鳴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,除了繼續擴闊金融服務業外,亦要協助內地融資及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發展,同時發展高新科技。雷鼎鳴續指,轉型期間是會很痛苦,放棄舊行業,但新行業又未能掌握到,現時香港中小企吸納外地資金的門檻相比以往提高,發展高新科技需對科技有一定認識,非普通人可做到。
雷鼎鳴表示相較 40 多年前,當時本港很多中小企到內地創業門檻不高,亦願意拼搏,成功的機會不低,甚至部分發展成跨國企業。本港如何面對現時困境是世紀難題,縱仍有本錢及不少優勢,但缺乏拼搏精神,籲港人應調整心態,趁香港還是較發達經濟體,要肯「地獄式工作」、勿「躺平」,殺出血路。
他認為未來 10 年都會有很多大的轉變「香港唔係咁容易捱」。香港在搶人才方面政策與新加坡相比仍有落後之處:「香港搶返嚟(人才)之後又好似唔係好識用,高才、專才、優才都好,唔係個個有理想工作……搵唔到工或者做推銷員。人才嚟到香港,搞搞下就走咗去做推銷、賣保險,咁係浪費咗佢專長。」
雖然香港可以吸引到人才來港,但人才不是立即發揮作用,不少人來港後浪費專長,新加坡人才政策則相對「有計劃」,例如在尖子在中學讀書期間已提供獎學金,簽約要他們出國讀書若干年後回國服務。他認為香港也應有政策,妥善整合各類型人才。
他又指出,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級醫療中心,吸引外地有消費能力的病人,但本港醫生不足,行業保護主義太重,日後要訓練更多醫生,打造新產業面向世界。
對於雷鼎鳴的言論,有不少網民表示「想OT都冇機會呀」、「今時今日有工返都算係咁」,有網民指出:「依家香港一來經濟長期係收縮,唔呃自已都會見,二來行業窄,好多行業唔係唔想拼,係根本冇需求,冇機會」,寧願「地獄式躺平」。